2017年春运即将开始,火车票预售时间由60天缩减到30天,但对返乡的人们来说,也有一些好消息,网络购票近六成车票不再需验证码。而往年,为了防止黄牛倒卖火车票, 12306的图形验证码过于复杂,反倒耽误了很多真正有出行需求的乘客,网上也接连出现了各种被玩坏的验证码。
此外,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针对抢票难,各家科技企业也在施展浑身解数。比如网上订票需求最大的浏览器方面,各家浏览器纷纷重装上阵。
百度浏览器,设计了“网速保护、购票流程更短、短信提醒”的方式,还具备防踢功能。除此之外,在没有抢到合适的归程火车票之后,它还可以帮你抢汽车票;360也上线手机浏览器抢票专版”。据悉,360浏览器融合了视觉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图片验证码,用户还可以自动登录、自动提交订单;猎豹浏览器的“猎豹抢票大师”则针对抢票,开发了三项功能:在火车票可以抢购之前进行用户提醒;智能选择最快的服务器;大数据分析线路难度,选择合适回家的归途。
在2016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曾表态,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拼车回家,只要不以盈利为目的,交通部对其持支持态度。或许。未来的春运中我们会更多见到互联网企业的技术贡献。
此外,今年与往年相比这次春运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为了提高进站效率,北京西站等一些火车站开通了自助“刷脸”进站通道。关于刷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百度就曾依托人脸识别技术,对员工实行高效的刷脸通行(免工卡),它们的诞生不仅有效节省了时间,也降低了成本开支。
而它也将成为中国互联网改善春运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如果按此来说,春运现状改善的关键更在于流程环节的优化,将可以让整个春运系统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近两年突然兴起了跨城顺风车的业务,原本是滴滴、Uber(合并前)等企业之间的产业衍生,如今看来这种灵活方便的方式也是春运返程的很好补充。而据滴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覆盖了31省,累计有190万人合乘出行。不论是滴滴与Uber合并还是单车共享领域之争,中国人的出行正在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都在慢慢转变。
在网络征信、物流调度、数据管理等各方面,中国铁路局与各家互联网合作更加密切。在今年交通部的运输试点中,交通运输部门依托阿里、携程、360等第三方网络平台推出春运合作模式,更多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加入春运的技术支持。
从产业角度来看,对于技术发展,资本先行的当下社会状态来说是好事。然而不能高兴地太早,军工、高新前沿等领域对于技术应用的重点更偏向于高安全级别,而不是速度快,和现有的发展方向冲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