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70A(32A)、75B(34B)、80C(36C)等等,括号外是国际尺码,括号内为英式尺码。而罩杯又代表上下胸围差,所以——
国际尺码的数字代表的是下胸围是多少厘米,英式尺码的数字代表的是下胸围的实际英寸数+4。如70,表示下胸围为70厘米;而32,表示下胸围是28(32-4)英寸。通常以厘米作为测量标准更精确。
目前,内衣的罩杯普遍是通过上下围差(上胸围数据-下胸围数据)来判断的。围差从7.5厘米起,大约每增长2.5厘米就向上浮动一个罩杯。如:围差小于7.5厘米可选AA杯;介于7.5~10厘米之间,可选A罩杯;围差为10~12.5厘米时,选B罩杯……以此类推。
举个栗子:如果下胸围69厘米,上胸围前倾45°时87厘米,那么:内衣底围选70,87-69=18厘米,初步确定为E罩杯;首选70E试穿,能够大概率地找到合适尺码。
再举个例子:假设下胸围73厘米,上胸围86厘米,从上文的表格对照看应选75C。但由于下围数据介于70~75之间,实际试穿中,可能底围偏紧的75和底围偏松的70都合适,这时就要以上身效果为准。而且更换底围尺码的同时,也要注意钢圈的大小是否合适——70C的钢圈和罩杯都比75C要小哦,也许这时候需要穿70D才合适。
所以,胸围介于两个尺码之间时,最好把邻近的尺码都试一试。而由于每个人的胸型各有不同,围差只能作为选择罩杯的基础判断依据,最终还需以试穿为准,不必拘泥于死板的数字。
罩杯相同的情况下,小底围的乳房体积和大底围的乳房体积相去甚远,所以65E的妹子被误认为平胸都是完全有可能的哦!
强调这一点不仅仅是为小底围大罩杯妹子们“平反”,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要说的——正因为很多小底围大罩杯的女生,被别人(尤其是微商或不专业的内衣导购)目测判断为“小胸”,所以不乏E、F的胸围挤进了B罩杯里,想想都觉得“乳酸”啊!
曾经有人分析了某电商女性文胸销售情况的大数据,得出结论:中国女性A+B罩杯占80%以上,C罩杯不足15%……
随手到某宝搜了一个内衣链接,这款内衣只卖A和B罩杯。然鹅看看这模特的乳量,店主你告诉我她是B杯……你对我的视力有什么误解?
其实,中国女性不是A+B罩杯居多,而是,很多人都“被A+B”了!如果市面上很难买到合适罩杯的内衣,当然就会有不少人穿着小罩杯、小钢圈、大底围、高侧比、多背扣凑合,一边痛恨内衣让自己像“上刑”一般痛苦,一边又不敢(或者不能)抛弃这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