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权威机构2005年的一个调查:有几乎将近44%的女性运动者不穿或者只是穿着普通的内衣,当然这是10年前了,运动的人数毕竟占少数,2016年的最新的一项调查是,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1000名跑者,有11%的加拿大女士在跑步的时候不喜欢穿内衣,8%的美国女跑者承认自己在跑步的时候不穿。然后去年的时候我们也做过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有707人,其中有93的人有购买运动内衣的需求,但是怕自己买不好。只有7%的人觉得没有购买运动内衣的需求,原因是跑得少,当然也包括一些感觉无所谓的。
只有依靠韧带和表层肌肤起到支撑作用,类似橡皮筋一样!一旦运动超过了限度,长时间下去就会失去弹性。更可怕的是:乳房受到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一朝下垂,终生后悔……
在进行跑步、骑行、球类等运动时,会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不由自主的大幅度摆动,使乳房内的弹性组织瘦到永久性的伤害。
根据英国大学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胸围在G尺寸时,剧烈运动中,振幅最大上下可达到14cm之巨大!或许有些女孩子会窃喜说:我小,那岂不是在运动过程中有优势,不会有如此之大的振幅?
.195的马拉松后,乳房也跑了3.5公里,如果没有额外的保护,基本就残了!更不用说,乳房周围被肩带、背钩、内衣边缘等带来的各种摩擦和刮伤。
通常来说,运动内衣的面料一般是速干透气的,而普通的或者一般的运动内衣就是一个加厚罩杯的内衣款式,长期穿着这类的内衣,在汗水和闷热的运动环境下,迟早会让柔嫩而敏感的肌肤长出痱子,甚至引发疾病。
不管做什么运动,都会受到不同距离程度的震动,所以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运动强度在哪个区间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去选择最合适的运动内衣。
低冲击运动(low impact): 剩下一些非常缓和的运动,不至于让身体呈不自然状态的运动都可以考虑为低冲击运动,如散步,瑜伽以及类似的拉伸运动等。
中等冲击运动(medium impact): 大多数适当的健身房运动都属于中等冲击运动,如:力量练习,有氧健美操,普拉提等。
高冲击运动(high impact):几乎所有需要双脚同时离开地面的运动(哪怕是瞬时双脚同时离开地面,如跑步)和高低强度间歇循环的运动都属于高冲击运动。 比如除了跑步这个典型的高冲击运动以外还有跳绳, 有氧搏击,篮球/足球等。
从运动的分类可以看出,不同的运动强度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冲击,根据不同的冲击等级和运动所需要的舒适与柔韧程度, bra也分为这三个等级,你可以在bra的商品标识上找到它的冲击等级。但是也有的内衣厂商会分得更细,比方说英国的SA品牌,他们就根据运动类型分成了四级来定义内衣的避震强度:
当然了,这是这样的定义可能还有很多女性朋友看不懂,因为不同胸围的女生做同样的运动,对避震级别的需求仍会有变动,比如B罩杯的女性和D罩杯的女性,都是做网球运动,就不能选择一样的避震级别内衣!
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尺码。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内衣品牌,只有大、中、小码这样的简单尺寸区分,而这远远达不到跑者真正的需求,必须根据不同的罩杯及胸围尺寸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避震内衣。
运动内衣和平时生活内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最好是自己测量一次尺寸,而不是按照平时的经验来判定自己的内衣尺寸。
这类bra看起来比较适合宽肩膀或A罩杯的女生,B罩杯以上的都不要轻易尝试了,因为的力量最后都加在这两根窄肩带上,不是会把肩部皮肤磨破就是会造成肩部肌肉酸痛。
这种类型的bra好处是因为有可调节的肩带和搭扣,你总是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调节把聚拢起来,不论是上下还是左右让更加固定。
在搭扣这里同样可能产生问题:在一定距离以上的跑步过程中塑料搭扣和金属环会对皮肤产生摩擦,日常跑步超过10公里就有可能磨破皮肤,所以推荐10公里以下的运动穿着此类bra。
这类不带搭扣的宽肩带bra比前面带搭扣的窄肩带bra适用人群要广得多,如果选对了size,这类bra可以对提供适度的,加宽的肩带可以承受跑步冲击力,一片式的V型设计可以防止肩带滑动,对丰满、窄肩膀或溜肩膀的女生都是最佳选择。
比如对胸比较小的女生来说,就可以买最简单的一片式。而对有甜蜜负担的女生来说,选择一片式内里带独立罩杯的样式也没有错。买起来不用动脑,穿脱也简单。唯一的问题是这类bra通常比较容易松弛,需要定期更换。
这类独立罩杯bra比较适合丰满的女生,被很好地固定在罩杯里,尽量减少了晃动。就这张图来说,肩带再稍微宽一点就最好了。
不管如何选择要把握住几个主要的点:根据运动强度区分的避震效果、量“胸”定制的精准尺码和绝佳的舒适度。
据实验发现,就算是A罩杯尺寸在运动的时候会在40mm范围内运动,长时间的持续状态也会导致胸器下垂。
NIKE内衣是很多女生的第一件专业运动内衣,除了它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之外,舒适的材料和丰富的颜色,让NIKE成为很多女生眼中的挚爱,今年秋天NIKE 全新 Nike Pro 360 贴合系统的内衣新品,在为女性带来更好运动支撑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内衣的舒适感受。四种设计、五款产品,为运动的女生提供不同级别的支撑和保护。
Adidas的女子系列产品也都不少,特别是Adidas与Stella McCartney 联合推出的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系列更是让爱美的运动女生所“垂涎”。虽然在女子运动内衣方面阿迪达斯的款式没有NIKE变化那么多样,但是Adidas Bra Attack系列也完全满足了各层次的需求,他们为亚洲女性的纤细骨架设计的内衣,贴合性更好。
Under Armour擅长使用不同的面料打造最好舒适度的服装,在运动BRA方面,Under Armour觉得过度的冲击力可导致运动中的永久损伤,而且各种尺码都可能引发疼痛,所以他们选择了与女性形体生物力学权威Joanna Scurr博士一起合作,为运动女性度身订造了舒适、有支撑并且透气排汗运动内衣。 不论是UA StudioLux®面料还是排潮系统排汗技术还是超透气网层。Under Armour总能知道你需要什么。
CW-X是日本著名内衣品牌华歌尔(Wacoal)旗下的非常专业的运动内衣。重视科学的研究,通过收集大量日本、、等地的女性数据,使产品最适合亚洲女性特点。运动的人对它功能强大的压缩衣很熟悉。
CW-X的在压缩衣压缩裤强大的功能同样出现在它的运动内衣上,CW-X内衣采用了它独有的5点支撑技术,根据人工程原理,开发了骨骼支撑系统。将5个点内置于罩杯里,然后通过5条相连接的支撑带组合成支撑网系统,为乳房提供有力的承托保护,让不会因为剧烈的运动带来挤压而不适。支撑网对体表实施压缩,降低了乳酸堆积,缓解肌肉疲劳。对于大胸的女生,是不错的选择。
Shock Absorber就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减震的效果。它是来自英国非常有名的一个运动内衣品牌。Shock Absorber的内衣多次获得各种奖项,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显示,一般的内衣在运动中最多能减少乳房38%的晃动,Shock Absorber的内衣则可减少74%以上的晃动,能有效的避免乳房因为剧烈运动带来的伤害。他们还成立了专门针对内衣进行研究和测试的机构Shock Absorber Sports institute(SASI),为适应女性对内衣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和改进。
Moving Comfort 同样是来自美国的专业运动内衣品牌。也是一个获奖无数的内衣老品牌,在中国同样受到很多大胸妹子的推崇。
专做运动内衣的美国老牌制造商,1977 年 3 月 13 日成立于 Virginia,由两位热爱跑步的 20 多岁年轻女孩共同创立。目前已经成为了中高端运动内衣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强调运动、强调品质和舒适性,产品线非常全,同时花样繁多,而且每一年都会针对不同款式做出调整或发布不同的花色。
Moving Comfort Juno 则是一款专门为高强度运动设计的高支撑内衣,也是最受跑步的大胸妹子欢迎的一款。这款支撑性强,肩带可以调节。好东西价格也不会太便宜,中国暂时也没有专卖店。
澳洲排名第一的运动品牌,26 年前由 Lorna Jane Clarkson 女士创立。当时,澳洲市场上的女性运动服饰选择非常有限,仅有的款式设计也很沉闷,为了改变这点,当时兼职健身教练的 Lorna Jane 女士创立该品牌。
品牌的理念是为女性提供兼顾时尚美感和功能的运动装备,同时,给女性传递一种健康生活的积极正能量。Lorna Jane 的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拥有专利保护的优秀 LJ Excel 核心面料、每月推出新品的超强研发能力和对全球价格和经销渠道的强把控能力。